永州日報訊(通訊員 謝萬波 何齊 曾峰)去年以來,道縣堅持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擺在突出位置,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和干部人才優勢,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邁出堅實步伐。
道縣始終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抓在手上,制定出臺《關于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建聯系點工作實施方案》,明確56名黨員縣級領導分別指導聯系1個村黨組織。2021年來,縣級領導深入基層檢查指導鄉村振興工作240余次。全面推行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積分管理,把黨組織書記抓基層組織建設、鄉村振興等五個方面10項內容納入平時積分考核,去年評選出村(社區)“十佳”擔當作為領頭人10人,免職村黨組織書記3人。
為夯實鄉村振興“橋頭堡”,該縣持續推進黨支部“五化”建設提質工程,嚴格落實“三會一課”、組織生活會、主題黨日活動等黨內基本制度。以村(社區)“兩委”換屆為契機,注重從致富帶頭人、復轉軍人、大學生村官特別是回鄉創業青年黨員中選拔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,配齊配強“兩委”干部1994人,換屆后大專以上學歷相比換屆前占比提高18.6%。針對換屆后村“兩委”班子工作經驗不足、業務能力不強等問題,充分發揮縣、鄉兩級黨校“主陣地”作用,按照“缺什么、補什么”的原則,分層次分領域舉辦鄉村振興、黨建業務知識等培訓班46期。不斷探索和完善“黨建+鄉村振興高素質農民培育”體系,大力培養愛農業、懂技術、善經營的青年黨員和新型職業農民363人。持續深化“黨校課堂+教育基地”兩位一體的教學體系,把培訓課堂設在“田間地頭”“基地公司”,舉辦“鄉村學堂”34期,培訓學員1200人。
鄉村振興,人才是關鍵。道縣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首位,全年送培各類基層定向培養人才367人,其中農醫特崗送培人數居全市第一。全年引進高層次人才、鄉村振興實用人才110人。精心選派31名科技特派員精準助力鄉村產業振興,深入田間地頭開展“鄉村學堂”70余次,組織開展“十行狀元、百名工匠、千優技工”培育評比,舉辦道縣首屆“水電工技能大賽”“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技能大賽”,連續兩年舉辦“道縣村播帶貨”電商大賽,連續三年舉辦“道州工匠”技能比武,依托永州工貿學校、“鄉村學堂”挖掘、培養本土技能人才1518名。